• 數據資料庫
  • 部落格
  •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產品資訊

台灣產業小學堂:BBU是什麼?BBU 有哪些相關概念股?

fiisual

2024/12/23

BBU(Battery Backup Unit)因應 AI 伺服器與資料中心的需求,成為市場熱門焦點。作為短期電力備援裝置,BBU 可在停電時迅速存儲資料,防止數據丟失。相較傳統 UPS,BBU 提供更高的轉換效率、靈活配置與環保性。本文分析台灣 BBU 供應鏈,涵蓋電池模組、電源供應、系統整合、及散熱方案等,探討其未來在全球市場的發展潛力及投資價值。

最近有在投資台股的朋友,一定有聽過 BBU 概念股吧!隨著 AI 伺服器的熱潮,資料中心的電力需求一直都是金融市場上關注的焦點。NVIDIA 的新一代 AI 伺服器 GB300,已經確定將把 BBU 設為標準配置,這將進一步推升 BBU 市場需求,強大的需求動能引領了一連串 BBU 概念股的瘋漲。

今天就由 fiisual 小編來大家了解什麼是 BBU,以及台灣的 BBU 概念股又包括了哪些廠商吧!

BBU 是什麼?

BBU示意概念圖。

BBU(Battery Backup Unit) 是一種基於鋰電池的備援電源模組,主要應用於資料中心與伺服器系統,用於應對市電的瞬間中斷或波動。當外部電力中斷或不穩時,BBU 可立即切換供電,提供約 1–5 分鐘的備援電力,讓系統有足夠時間將 DRAM 中的快取資料寫入 SSD,防止資料遺失,並且在電力恢復後,從 SSD 讀取資料並重新建立系統狀態。

BBU 的技術比較

過往來說,資料中心會採用 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系統來達到不斷電的電源供應需求。我們這裡簡單以表格比較 BBU 和 UPS 在技術上的差異。

UPSBBU
電力轉換效率較差(轉換損失高)AC to DC 轉換,效率約為 88%較高(轉換損失低)DC to DC 轉換,高效率可達 98%
空間利用體積較大,需特殊安置空間,配置相對不靈活。體積較小,可整合於機櫃中,配置靈活性相對較大。
電池鉛酸電池,理論壽命較短,充電速度較慢,安全性較低,55%的資料中心停電事故油鉛酸電池造成。鋰電池,耐用性、穩定性較高,充電速度較快。
反應時間10 - 18 ms1 - 10 ms
備援時間通常不超過 15 分鐘約 4 - 5 分鐘
壽命約 2 - 5 年約 5 - 10 年

與傳統 UPS 相比,BBU 可直接輸出 DC 電力,避免 AC↔DC↔AC 雙重轉換所造成的能量損耗,其鋰電池具備高能量密度,可大幅減少設備體積與重量。BBU 亦具備熱插拔、無需逆變器、可與伺服器 PSU 深度整合等優勢,在高密度資料中心環境中展現出更高的成本效益與操作靈活性。同時,其分散式架構有助降低傳統集中式 UPS 可能帶來的單點失效風險。然而,要在既有資料中心全面取代 UPS,仍需進行大規模基礎設施改造,因此,BBU 的導入更適合應用於新建機房。

整體來說, BBU 在電池效率和空間利用上,甚至是環保性(不含鉛),都在傳統的 UPS 系統上,可以提供伺服器短暫的電力短缺備援,換取足夠時間將 DRAM 中的資料,轉移到保存性更高的儲存區,預防資料的遺失。

BBU 的應用前景

目前市場上針對 BBU 的討論,主要圍繞在 NVIDIA 最新 GB300 平台中,BBU 已由選配升級為標配,顯著推升市場需求。不過,未來 BBU 的應用應不侷限於此,任何對「不斷電系統」有需求的產業,都有可能應用上 BBU 的設計,其中 AIoT 的邊緣運算、5G 基地及車載運算,是目前預期應用性高的幾大產業。

BBU 供應鏈

BBU供應鏈種類分類圖。

隨著 AI 技術的快速發展,資料中心對電力穩定性的需求日益增加,BBU 作為關鍵的備援電力解決方案,未來在台灣產業鏈中的地位將更加重要。以下是台灣幾間在 BBU 供應鏈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廠商。

電池模組

電池模組廠商logo圖。

電池模組製造商正透過電源供應器大廠切入 BBU 市場,其中順達科技(3211)原本專注於消費性鋰電池,現已將重心轉向 BBU 業務,透過台達電、光寶科供貨至 AWS、Meta 等雲端客戶,並積極推進高壓直流新規格。公司預估 2025 年營收可達 30 億元,並同步在台灣與泰國擴張產能,以因應未來放量需求。新盛力(4931)則由電動工具與輕型電動載具起家,近年快速轉型進入 BBU 領域,近期成功打入台達電供應鏈,成為其第二供應商,逐步與順達並列台灣主要 BBU 廠

系統電(5309)2025 年斥資 10 億元於德州設廠,預計 11 月開始量產,搭配南投自動化產線,合計月產能可達 1.5–1.6 萬台。展望 2026 年,首位客戶 AWS 將正式進入放量階段,有望帶動其他指標型客戶導入,目前公司已掌握兩個新案。同時,公司規劃入股加百裕近兩成,確保電芯供應,目標 2028 年成為全球第三大 BBU 廠。

也有一些新加入產業的廠商如台泥(1101)旗下能元科技(E-One Moli Energy)以 Molicel 電芯成功打入 AI 伺服器 BBU 供應鏈,原光碟大廠錸德集團旗下的錸寶則透過併購切入能源產業,有望切入 BBU 供應鏈。另包括興能高(6558)、西勝(3625)、長園科(8038)等電池廠商,也積極跨足 BBU 領域,顯示產業正快速擴張。

電源供應

電源供應商如台達電(2308)和光寶科(2301),在不斷電系統領域深耕多年,提供 UPS 和 BBU 等產品,並持續推出高效能的電源解決方案。預期未來將積極與上游電池模組廠合作,搶攻 BBU 市場。

系統整合

系統整合商如 AES-KY(6781),專注於鋰電池模組的研發和生產,為 Amazon 的主要 BBU 供應商,且與光寶科保持深度合作。

散熱解決方案

泰碩(3338)曾經做過陸系基地台大廠中興的 BBU 散熱器,具備設計能力與量產經驗,泰國廠 Q2 量產、東莞廠擴產,BBU 散熱需求可望受惠散熱商機。

Blog Post Ad

其他標籤


台灣產業小學堂:BBU是什麼?BBU 有哪些相關概念股? | fiisual 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