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2025/9/11
由凱薩琳·伍德(Catherine D. Wood)2014年創立的方舟投資(ARK Invest),是一家美國資產管理公司,同時是少數在ETF領域採用主動管理策略的公司之一。ARK 因為其獨特的投資觀點,專注於顛覆性創新領域,聚焦在「破壞式創新」而聞名。本篇文章簡述了公司的起源,特別是在疫情期間的優異績效,及疫情後直到現在的最新投資組合近況。同時也簡述了幾個ARK 針對不同主題的ETF,簡單比對了他們投資組合專注的方向。
# 理財教學
# 投資
# 投資策略
# 股票
# 基金
# ETF
2025/9/9
隨著全球算力需求急速升溫,矽光子(Silicon Photonics)技術應運而生。矽光子透過在矽或矽基底材料上製造光子器件高效地傳輸光訊號,大幅提升資料傳輸速度與降低損耗,其中共同封裝光學 (CPO) 為其中最常見的延伸應用。本篇文章詳細介紹了CPO 的優勢以及關鍵結構 (矽光引擎、外置雷射、光纖陣列、保偏光纖、MPO 連接器等),另外也較紹了幾家相關廠商及CPO未來主要預期的應用。
# 美國
# 台灣
# 製造業
2025/8/30
NVIDIA FY 2Q26 財報與財測均優於市場預期,但受中國市場營收不確定性及投資人過高期待影響,短期股價承壓,財報公布後市場反應相對冷淡。然而,公司核心營運依舊展現穩健成長,Blackwell 等新平台順利放量,數據中心需求強勁,長期 AI 基礎設施投資動能依然堅實,且迄今尚未出現能撼動 NVIDIA 競爭力的挑戰。整體而言,NVIDIA 持續穩步發展,長期展望正向,並有望透過技術及生態系優勢進一步強化其市場領先地位。
# 新聞
# fiisual 研究室
# 主編精選
2025/8/26
台達電(2308)作為台灣第四大權值股,近年來已逐步從早期的電子零組件製造商,轉型切入電源供應市場。本篇文章將介紹台達電的四大主要業務內容、全球布局、主要客戶與競爭對手,以及未來的發展前景。 在業務動能上,台達電有望受惠於 AI 資料中心所帶動的電源需求成長。同時,其與阿里巴巴共同研發的巴拿馬電源架構,不僅顯著提升了空間利用率,也改善了供電效率。此外,隨著資料中心轉型趨勢明顯,台達電的水冷散熱產品出貨量也持續增加。 整體而言,台達電在 AI 相關產品的表現值得期待,未來營運展望維持正向發展。
# 基本面分析
2025/8/22
隨著人工智慧逐漸成為全球發展趨勢,美國政府亦於2025年宣布由 OpenAI 與軟銀共同主導的「星際之門」(Stargate)人工智慧基礎設施計畫正式啟動。本篇文章介紹了計畫在短中長期的目標、主要核心參與的夥伴、比較了各國的AI發展計畫,以及在最後分析了有可能受惠的台廠。 星際之門計畫的戰略價值與產業影響均極為可觀,若核心參與方能化解內部矛盾、落實資金與資源配置,專案有潛力成為推動全球 AI 基礎設施升級的標竿案例。
2025/7/22
SPAC (特殊目的收購公司) 自2020疫情期間後開始爆紅,是市場中不同於傳統 IPO 上市的一種提供企業或新創急需快速募資的另一種機會。不同於傳統 IPO,SPAC在成立時是沒有任何實際業務,成立的目的就是在未來於市場上找到有潛力的未上市公司進行併購。本篇文章描述了SPAC的運作方式,並同時描述了自拜登任內至川普上任後的政策變化,同時也分享了兩個成功及失敗的案例供大家參考。
冬海集團(Sea Limited,NYSE:SE)的業務主要包含了積極向全球新興市場擴張的電子商務 (Shopee) 、從電子錢包發展成兼具支付與信貸的完整金融科技平台 (Monee)、以及持續推出經典數位遊戲 (Garena)。本篇文章詳細的介紹了這家總部位於新加坡的網路公司目前的營收概況,以及未來前景 & 可能的潛在競爭。
# 東南亞
# 南美
2025/7/17
台積電第二季財報表現優於預期,營收達新台幣 9,337 億元,毛利率 58.6%,EPS 為 15.36 元。展望第三季,公司預估營收將達 318 至 330 億美元,毛利率介於 55.5% 至 57.5%,並上修全年營收年增率至 30%。雖然短期面臨匯率變動與海外新廠初期稀釋效應的挑戰,預期未來 5 年毛利率將年均下滑約 2–3%,後期可能擴大至 3–4%。AI 與 HPC 需求持續強勁,推動先進製程與 CoWoS 封裝產能擴張,N2 製程將於 2025 年下半年量產,並於 2026 年起貢獻營收。
2025/7/8
Tesla Robotaxi 於美國時間 2025/6/22 正式啟動試營運,Robotaxi 透過自行開發的手機App叫車,讓乘客可以依據需求叫車,並同時提供更多個人化的乘車體驗。本次試營運獲得許多不錯的回響,包含平穩度、能及時偵測救護車及違規車輛等;雖然整體展現多項技術亮點,但仍有數起系統異常或操作失誤的情形。本篇文章也比較了 Robotaxi 與 其他同業 ( Waymo 及 Zoox) 的商業化進度,不同於其他廠商,Tesla 打造端到端的自動駕駛系統,具有高度的可擴展性,將有利於加速部屬,並降低單車成本。
2025/7/3
13F報告怎麼看?這篇文章將詳細介紹fiisual 的13F研究室中的各區資訊,方便投資人透過熱門機構、反查持有特定股票等的方式深入研究需要的資訊。在各個機構主頁中,我們整理了機構的持股清單、持股變化,以及各機構持倉產業的比例變化等內容,投資人可以透過詳細的分析,更好的去理解每間機構的特性以及當前最新的投資趨勢及動向。
# 籌碼分析
# 投資分析
# 技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