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股票投資
金融商品
全球總經
產業資訊
新聞快訊
產品資訊
由新到舊
2025-11-20
NVIDIA FY 3Q26 營收 570.06 億美元,季增 22%、年增 62%,優於市場共識與公司展望,並連續 12 季超越財測,充分展現其在 AI 加速運算領域的絕對領導地位。資料中心仍為核心成長動能,需求全面加速,GB300 出貨已超越 GB200,Blackwell 貢獻度快速提升;同時,Rubin 亦將於 2H26 按計畫量產,預期帶來新一波效能飛躍。憑藉技術領先、產品組合深化、生態系優勢與穩健現金流,NVIDIA 本季財報與展望再度強化其在 AI 產業的核心地位,並暫時消弭市場對 AI 泡沫化的疑慮,未來成長動能維持正向樂觀。
# 股票
# 新聞
# fiisual 研究室
# 主編精選
2025-11-17
OPEC 本月大幅上修 3Q25 供給,壓抑市場風險偏好,供給寬鬆預期升溫。地緣關係緊張雖不時推動油價短線反彈,但難改供給走升的中期格局,後續仍需關注俄烏與中東局勢對實際出口與航運流向的影響。
# 金融商品
# 投資分析
2025-11-10
美國能源部(DOE)的電網部署辦公室(Grid Deployment Office)於 2025 年 9 月 18 日正式啟動「Speed to Power」計畫。此計畫旨在加速大型發電與輸電基礎設施的開發與建設,以確保美國在全球 AI 競賽中維持領先,同時滿足不斷攀升、且對價格合理與供應穩定的電力需求。此篇文章簡述了計畫的背景;詳述了計畫的內容及目前的進展:明確的提出了多項資金與技術的支援方案,包含高額的預算及跨區域的輸電計畫等;以及未來展望及可能的風險。
# 美國
# 製造業
2025-11-06
華邦電 3Q25 成功轉虧為盈,營運動能顯著回升。受惠於記憶體價格上漲與產品組合優化,毛利率大幅提升至 46.7%,單季 EPS 達 0.65 元優於市場預期。展望後續,短期在 DDR4、SLC NAND 與 NOR Flash 供給持續吃緊、需求強勁支撐下,價量齊揚將推動營運維持穩健成長;中期 Flash 與 CMS 擴產計畫穩步推進,隱含公司對市場需求與長期前景具高度信心;長期則以 CUBE 產品線為核心發展重心,技術進展順利且市場潛力龐大,預期將成為未來營收與獲利的重要成長引擎。整體而言,華邦電具備多項成長動能,營運展望持續正向。
Uber 最新營收及獲利受惠於稅務等一次性因素,表現優於市場預期,唯毛利等關鍵獲利指標未見明顯成長。基礎業務包括出行及外送服務皆保持 20% 以上年增速,自動車業務短期內獲利實現空間小,預計初期將仍由 Uber 自有車隊運營,後續將朝向金融化共同管理。未來將深化與 Nvidia 的 Hyperion 平台整合,另外也將與 POS 系統供應商 Toast 保持密切合作關係。市場焦點從 Robotaxi 願景回到基本面:營收與現金流穩健、業界領導地位鞏固,但本季出行量增加未帶來同幅收益,顯示消費者議價恐有不小壓力。
2025-11-04
美國總統川普於11月初展開了亞洲巡訪行程,接連造訪多個國家,從外交到經貿皆有突破進展。本篇文章描述了美國將與馬來西亞、日本、韓國及中國所更新的新經貿政策,其中包含:深化與馬來西亞的合作,同時美國將投入基金維持區域和平;增強與日本的國防合作,日本也同意對美國投資涵蓋能源、AI等計畫;深化與韓國的產業連結,在科技航空及能源等相關產業都有更多的合作;重啟與中國貿易,中美貿易戰降溫。
# 中國
# 東南亞
# 日本
2025-11-03
聯發科 3Q25 財報表現雖略優於市場預期,營收受惠天璣 9500 熱銷與匯率因素支撐,但整體營運動能仍顯疲弱。市場關注的 ASIC 業務方面,管理層重申 2026 年達成 10 億美元營收目標的信心,惟 Google TPU v7e 專案實際放量時程仍存在不確定性,且供應鏈並未出現相應的產能上修跡象,使外界對目標能否如期實現仍持保留態度。手機 SoC 業務雖短期受旗艦產品銷售帶動,但隨成本上漲、競爭壓力與需求放緩等多重挑戰浮現,毛利率恐續探低至 45% 左右。整體而言,聯發科雖維持短期穩定營運,但核心 ASIC 成長動能尚未驗證、手機 SoC 獲利遭侵蝕,長期成長動能有待進一步驗證。
過去兩週,國際油價受俄羅斯制裁、OPEC 會議等事件影響。基本面部分,美國庫存端持續去庫,若未即時補庫旺季可能面臨供不應求。短期關注三大機構下週公布的月報、地緣衝突近況等。
2025-10-28
特斯拉 Q3 2025 營收優於預期,能源與儲能保持強勁,汽車業務仍受到降價業務影響整體獲利能力。FSD/Robotaxi、Cybercab 與 Optimus/AI5 成長路線明確但時程延後,執行風險逐漸升高。
2025-10-20
過去兩週,國際油價持續受美中貿易關係牽動,市場情緒反覆。同時,三大機構陸續發布月報,普遍指出全球原油庫存水位高,強化市場對供應過剩的憂慮。不過,現貨面顯示基礎需求仍具支撐,美國汽油需求延續旺季去庫,蒸餾油因俄羅斯煉油設施受襲導致出口轉單而走強,短線需持續觀察美中貿易談判進展、俄印能源往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