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能會在很多地方看到這個名詞 — 通貨膨脹。它可能出現在電視新聞上,記者採訪街邊小吃,詢問電價上漲對成本的影響;它也可能出現在財經新聞中,央行重申通膨目標對經濟成長的重要性。事實上,除了反映物價之外,通膨還可以說是掌管經濟體動能的核心之一。今天我們就用簡單的概念理解何謂通貨膨脹吧!
通貨膨脹是什麼
在定義上來說,當「市場上財貨、服務的售價在一段時間內,連續性的以相當幅度上漲」或是「等值貨幣的購買力,在一段時間內持續下降」,就可以被稱之為「通貨膨脹」。
通膨在生活中的例子,就是我們在小時候的科學麵可能是 5 元、8 元,而如今上漲到 10 元的情況,這也就是通貨膨脹對消費者帶來的影響。若以購買力的角度出發,也可以理解成以前的 5 元可以買到科學麵、但現在只買的到粉包的情況。更直白地說,就是每塊貨幣的價值,被通膨給「吃掉了」。
以上面的例子來說,當科學麵由 8 元上漲到 10 元時,通膨率就是 [ (10 - 8) ÷ 8 ] X 100% = 25%。而對於消費者來說,貨幣的購買力(也就是貨幣價值)就會因為通膨上升而下降。原本 8 元就可以買到一包科學麵,但現在只剩下買到 0.8 包的科學麵。
如果把時間拉長,會發現通膨的力量和影響就會更大。我們經由物價指數簡單的換算,就可以得到以下的結論: 現在需要新台幣 $10,000 才能買到的商品,在 35 年前僅需要以不到一半的價錢 ($4,970) 就能買到了。
值得注意的是,通膨是一把雙面刃;在一個正常的經濟體中,溫和的通膨率(以美國聯準會為例,認為是溫和的長期通膨目標應該是 2%),將有助於整體商業活動的發展;但若通膨惡化到太高、太快的時候,將會大大減損經濟體與貨幣的價值,使得貨幣急速貶值,這就是惡性通膨。非洲的辛巴威就是一個惡性通膨的最佳例子。
另外,若價格出現相反發展,價格隨著時間的增加而減少,則稱為通貨緊縮。
通貨膨脹Inflation | 通貨緊縮 Deflation | |
---|---|---|
定義 | 財貨的價格隨著時間增加而上升;等值貨幣購買力下降。 | 財貨的價格隨著時間增加而下降;等值貨幣購買力上升。 |
通膨 vs. 經濟成長
如同上面所說,溫和的通膨率會使得一個國家或區域的經濟體有著相對健康的成長環境。通膨實際影響經濟體的層面有很多,我們簡單地先以通膨和個人消費作為例子,描述通膨和經濟成長的關係。
接續上面科學麵的例子,當市面上的物價指數隨著時間逐步增加,也就意味著同樣的金錢數量在未來能買到較少的貨品(通膨率上升,購買力下降)。在這樣的情況下,消費者心理會傾向正常消費,因為現在不買,未來也買不到!正常的消費成長也更容易帶來正向的經濟成長。
但如果我們是處在一個通貨緊縮的經濟體中,由於價格指數會隨著時間增加而下跌,理論上消費者可以用著相同數量的錢,在未來買到更多的貨品。消費者就會傾向不現在消費(再忍忍,以後買更多)。消費力度的緊縮也相對較不利於經濟穩定成長。
通膨 vs. 個人財務
通膨除了對總體經濟有影響外,通膨和個人的財務規劃也有密切的關聯。在通膨為正的情況下,若我們不進行任何的財務規劃,很有可能我們的財務會因會通膨而縮水。
一種情況是當我們不進行任何投資,僅是把錢存在銀行賺取利息。如果銀行付給我們的利率又小於通膨率,那麼這筆錢在未來就會因為通膨而縮水,也就是錢愈存愈薄的情況。這也是為什麼通膨也會影響到我們的投資和個人財務規劃。在財務投資實務上,當報酬率超過了通膨率,才是真正實質上的財務購買力增加。
小結
總結來說,通膨其實就是貨幣和購買力之間的關係。通膨上升和貨幣的購買力是呈現反向的變化關係。
- 通貨膨脹:未來貨幣的實質購買力下降;
- 通貨緊縮:未來貨幣實質購買力上升。
如何衡量通膨?
通膨說來簡單,可以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每個角落。從茶葉蛋的價格到房價,每個和金錢有關的貨物或勞務都可能有通膨的影子。但通膨看的到卻也摸不著,每個人每日購買的生活所需用品也不盡然相同,究竟我們要如何衡量一個經濟體的通膨成長,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我們總經小學堂:消費者物價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