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走勢摘要

| 10/20 開盤 | 10/31 收盤 | 價格變化 | |
|---|---|---|---|
| 布蘭特原油 | 61.16 | 64.77 | +5.9% |
| 西德州原油 | 57.73 | 60.98 | +5.6% |
| 杜拜原油 | 63.15 | 65.00 | +2.9% |
第一週初期,油價在俄烏停火預期下承壓下滑。隨後,美國與歐盟隨後宣布對俄羅斯石油祭出新一輪制裁,供給風險飆升推動油價急漲,最終週漲幅約 6.5%。
第二週初期,油價受美中談判樂觀情緒帶動短暫走高,但因市場預期 OPEC 即將增產而回落。中期 EIA 公布庫存大幅優於預期,油價反彈,後期,美國或將對委內瑞拉採取軍事行動的消息再度推升油價,但在美方否認後漲幅部分回吐,全週最終小幅收跌約 1%。
原油數據更新
原油、成品油去庫優於預期,生產端受煉廠檢修短期受限
| 10/31/25 | 10/22/25 | 10/15/25 | |
|---|---|---|---|
| 庫存(百萬桶) | |||
| 商業原油庫存 (不含戰略儲備) | 416.0 (-6.8) | 422.8 (-1.0) | 423.8 |
| 原油戰略儲備 (SPR) | 409.1 (+0.5) | 408.6 (+0.9) | 407.7 |
| 車用汽油 | 210.7 (-6.0) | 216.7 (-2.1) | 218.8 |
| 蒸餾油 | 112.2 (-3.4) | 115.6 (-1.4) | 117.0 |
| 生產活動 | |||
| 鑽機數量 | 414 (+2) | 412 (-6) | 418 |
| 煉油利用率 (%) | 86.6 (-2.0) | 88.6 (+2.9) | 85.7 |
過去兩週,美國商業原油庫存累計下降 780 萬桶,反映煉油廠因終端需求強勁而積極拉貨;戰略石油儲備亦穩健回補 140 萬桶,政策端補庫步調有序推進。成品油需求維持強勢,汽油庫存大減 810 萬桶,大幅優於市場預期,凸顯消費端動能延續、傳統淡季不淡;蒸餾油庫存亦下降 480 萬桶,優於預期,反映工業與運輸活動維持高檔,且柴油出口動能突出。生產端方面,煉油利用率回升 0.9 個百分點,先前下降是因為旺季前的檢修期,預計未來將逐步上揚;活躍鑽機數減少 4 座,推測與煉油產能階段性受限有關。
國際情勢變化
美歐對俄實施新一輪能源制裁
當地時間 10 月 22 日,美國財政部將俄羅斯石油(Rosneft)與盧克石油(Lukoil)納入制裁名單,禁止美國人士及美國金融體系參與相關交易,並凍結其在美國或受美國管控的資產。隔日,歐盟通過第 19 輪對俄制裁,內容包括將 117 艘「影子船隊」油輪納入制裁(目前已累計近 560 艘),並自 2027 年 1 月起禁止長約進口俄 LNG(短約須於六個月內終止)。
Rosneft 與 Lukoil 合計占俄羅斯原油出口約 30%、全球產量約 5%。遭美國列入制裁後,兩家公司在美資產將全面凍結,並喪失與美方或經美金融體系結算的交易能力。此舉預料將對俄羅斯能源出口與外匯收入構成重大衝擊,也對主要進口國產生連鎖影響。根據 2024 年俄羅斯原油出口結構,中國與印度分別占比約 40% 與 30%,其中印度約 30% 原油需求仰賴俄油,多家印度煉油企業表示,美方新制裁將使其幾乎無法繼續自俄羅斯採購原油,迫使印度尋求來自中東或其他 OPEC+ 成員國的替代來源。
值得注意的是,川普政府目前仍保留多項更具威懾性的手段,例如提供烏克蘭遠程巡航導彈、或對與俄企業往來的經濟體實施二級制裁。目前未全面動用,除考量與中國的經貿敏感外,也反映川普希望與普丁留有談判空間。我認為本次緊張局勢有機會如過往般透過俄方在形式上讓步(如同意重啟對話或安排高層會晤)換取美方放緩制裁,這一動作既可為川普創造外交成功的形象,鞏固國內支持度,同時也能維持美國本土經濟利益不受能源市場波動過度衝擊。
OPEC+ 宣布 12 月增產計畫
當地時間 11 月 3 日,OPEC+ 八個成員國在會議後宣布,將 12 月份將日產量提高 13.7 萬桶,理由是全球經濟前景穩定,且當前市場基本面良好,同時,亦宣布由於季節性因素,1Q26 將暫停進一步增產。
OPEC 本次決策利多油價。市場先前預期至少增產 13.7 萬桶/日,但最終幅度較為溫和,且更關鍵的是暫停 1Q26 的增產計畫。此舉對油市屬正面訊號,原油需求在 12 月至翌年 2 月處於傳統旺季,若明年 Q1 持續增產,勢必加劇明年第一季的供給過剩風險。
短評
美國原油與成品油庫存持續優於預期,顯示內需與終端消費具韌性,預期下週公布的機構月報可能據此上修 2025 年需求展望。不過,這並非下調 2026 年需求的依據,需留意三大機構調整供需預期的理由。
地緣面上,除俄烏局勢外,伊核談判與以哈緊張再度升溫,但油價並未有顯著反映,顯示市場認為這些事件短期內全面化解的可能性不高,風險溢價的敏感度正逐步下降,若無新制裁或供給中斷情況,否則行情可能重演俄烏中後期模式,市場僅給予小幅溢價。
短期需關注地緣動態、基本面數據、機構月報,中期則應留意降息政策對能源需求的傳導節奏,歷史經驗顯示,降息後約三個月可在成品油與生產端數據中觀察到需求回升,約六個月後會在商業庫存中明顯反映。
美國油品基本面在淡季仍維持強勢,需求結構穩健,短期無基本面惡化疑慮。地緣面目前以俄羅斯制裁為核心變量,其他事件在無新制裁或供給中斷下難推動趨勢行情。OPEC Q1 停止增產有助縮小 2026 供需缺口,提供油價支撐。預計短期原油震盪偏多,持續關注制裁動向與三大機構月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