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走勢摘要

| 11/3開盤 | 11/14 收盤 | 價格變化 | |
|---|---|---|---|
| 布蘭特原油 | 65.12 | 64.39 | -1.1% |
| 西德州原油 | 61.40 | 59.95 | -2.4% |
| 杜拜原油 | 66.30 | 65.18 | -1.7% |
第一週,油價在 OPEC 溫和增產提振信心下開高,但隨後因美國商業原油庫存增加與美元走強轉跌,後期,美國對俄祭出更嚴厲制裁,且與委內瑞拉關係再度緊張,地緣風險短暫推動油價反彈,但動能未能延續,週線仍以下跌作收。
第二週週初,俄烏局勢升溫帶動油價走強,隨後 OPEC 月報大幅上修 3Q25 供給扭轉市場預期,使油價急跌約 4%,後期,黑海油港再度遭襲,俄油出口受阻再度引發油價反彈,週線最終收在接近平盤。
原油數據更新
原油、成品油去庫優於預期,生產端受煉廠檢修短期受限
| 11/14/25 | 11/5/25 | 10/29/25 | |
|---|---|---|---|
| 庫存(百萬桶) | |||
| 商業原油庫存 (不含戰略儲備) | 427.6 (+6.4) | 421.2 (+5.2) | 416.0 |
| 原油戰略儲備 (SPR) | 410.4 (+0.8) | 409.6 (+0.5) | 409.1 |
| 車用汽油 | 205.1 (-0.9) | 206.0 (-4.7) | 210.7 |
| 蒸餾油 | 110.9 (-0.6) | 111.5 (-0.7) | 112.2 |
| 生產活動 | |||
| 鑽機數量 | 417 (+3) | 414 (+0) | 414 |
| 煉油利用率 (%) | 89.4 (+3.4) | 86.0 (-0.6) | 86.6 |
過去兩週,美國商業原油庫存累計上升 1,160 萬桶,雖高於預期,但整體水位仍屬健康,後續在煉廠拉貨後有望再度回落;戰略石油儲備也持續回補 130 萬桶,政府仍在逐步強化庫存。成品油方面延續去庫趨勢,汽油減少 560 萬桶、蒸餾油下降 130 萬桶,雖幅度低於預期,但在淡季仍屬亮眼表現。供給端上,煉油利用率回升 2.8 個百分點,隨著檢修期結束與現貨庫存偏緊,預計將持續走高;活躍鑽機數增加 3 座,反映上游對後續需求與價格環境仍有信心。
機構月報:未來供給增量由美洲帶動,OPEC 大幅上修供給成為本月焦點
本月三大機構供需預測:
| 單位:百萬桶/日 | 供給 | 需求 | |||||
|---|---|---|---|---|---|---|---|
| 機構 | EIA | OPEC (non-DoC liquids+DoC NGLs) | IEA | EIA | OPEC (OECD) | OPEC (non-OECD) | IEA |
| 2024 | 103.17 (-0.02) | 61.7 | 103.04 | 103.09 (+0.18) | 45.84 | 58.00 | 102.90 |
| 2025 | 105.98 (+0.11) | 62.7 | |||||
| (+0.1) | 106.20 (+0.10) | 104.14 (+0.15) | 45.97 (+0) | 59.17 (+0) | 103.69 (+0.09) | ||
| 2026 | 107.37 (+0.20) | 63.5 | |||||
| (+0.1) | 108.70 (+0.20) | 105.20 (+0.09) | 46.11(+0) | 60.40 (+0) | 104.30 (-0.04) |
EIA
EIA 在本月預測中因 BEA 上修 2Q25 GDP 而上調 2025 年美國 GDP 增速、下調 2026 年增速(未說明原因)。供給方面,因巴西、圭亞那、加拿大產量強勁,上修 2025–2026 供給增速,值得注意的是,EIA 對 OPEC 2026產量預期仍是上升趨勢,顯示 EIA 預期 OPEC 在 1Q26 停止增產後會在後續季度持續增產。需求增量則因歷史數據向上修正而被下調。油價部分,EIA 將布蘭特原油 1Q26 與全年均價上調至 54 與 55 美元,較上月預測上調 3 美元/桶,主因為重新評估中國庫存增加與俄油制裁,報告還提到,俄羅斯制裁可能會導致明年的石油產量低於預期 。
IEA
本次月報,IEA 上調 2025 年需求增量,主因貿易緩和與總經環境改善,特別是中國工業生產與成品油消費強於預期,帶動交通、航煤與化工補庫需求回升,供給端亦小幅上修,但未說明原因。同時,IEA 一改常態的表示,俄羅斯受煉廠干擾與海運風險拖累出口,OPEC+ 亦持續維持謹慎增產節奏,使整體供應增速有限。
OPEC
OEPC 本月並未調整需求預測,供給方面則小幅上調,增量主要來自美國、巴西、加拿大與阿根廷。本月月報的重點是,3Q25 非協議產油國的產量被大幅上修,其他季度則遭下調但未說明原因。此外,OPEC 預估 2026 年全球需求為 1.065 億桶/日、對 OPEC+ 的需求為 4,300 萬桶/日,而 10 月 OPEC+ 產量為 4,302 萬桶/日,意味著目前市場呈現小幅供過於求,並可能要到 1Q26 停止增產後才會緩解。
重要新聞評論
美國政府開門
在美國總統簽署國會通過的臨時撥款法案後,聯邦政府於 2025 年 11 月 13 日重新開放,終結了自 10 月 1 日開始,長達 43 天的政府停擺。
原油走勢主要由供需基本面與地緣風險主導,政府關門對油價的影響本就有限。10 月初油價走弱,主要因市場預期 OPEC+ 可能增產、前週地緣衝突也有所緩和,而從選擇權成交量與未平倉量觀察,10 月 1 日政府關門當天,市場並未出現異常波動,顯示政府關門事件未對市場定價造成實質衝擊。
短期內,風險偏好回升可能使油價略受壓力,但中期趨勢仍將由 EIA 庫存週度變化、OPEC+ 政策路徑與中東地緣風險的演進所主導。
觀點
本月兩大機構立場出現反轉:IEA 上調全球需求預期並強調供給增速有限,OPEC 則大幅上修 3Q25 供給。從內容脈絡來看,IEA 先前月報對需求展望偏於悲觀,而在 EIA 連續多月公布強勁庫存與消費數據後,上修需求預測屬合理修正。相較之下,OPEC 本次上調的是已發生的供給數據,屬事後更新,且 1Q25、2Q25 反而被下修、未附具體理由,令人懷疑此調整是否為了維持年度總供給數字而有所掩蓋,再考量 OPEC 近期宣布放緩增產節奏,顯示實際供給狀況可能較先前預期更寬鬆。
本次月報整體顯示供給走升已成明確趨勢,IEA 與 OPEC 均指出未來增量主要由美國、巴西、加拿大與阿根廷帶動。需求端在降息循環與貿易環境緩和下預期仍具上修空間。短期關注焦點在煉油端,IEA 指出歐洲與亞洲煉油利潤率於 11 月初升至兩年高點、開工率維持偏高,在需求強勁且俄羅斯下游供應受限的情況下,需觀察煉廠在彌補俄國供應缺口的同時,是否仍能為冬季旺季進行有效補庫,若備貨不足,成品油現貨市場的緊張度可能再度升溫。中期來看,OPEC 目前未調降 2026 年供給預測,EIA 亦假設 OPEC 在 2Q26 仍可能增產,因此 OPEC 明年 3 月會議將成為重要觀察點。
從基本面來看,儘管近兩週成品油去庫幅度均不及預期,但整體去庫趨勢仍然明確。目前美國汽油庫存維持在極低水準,蒸餾油庫存也位於歷史低檔,然而受季節性檢修影響,煉油廠利用率尚未重返 90% 以上。在冬季需求旺季即將到來之際,需密切關注煉油端能否順利提升開工,以避免成品油供應在高需求期間再度吃緊。
小結
美國成品油持續去庫、煉廠利用率回升,現貨基本面仍偏穩健。OPEC 對 3Q25 供給的大幅上修,強化了中期供給寬鬆風險。短期來看,油價走勢仍以區間震盪為主,地緣衝突與制裁消息將持續帶來短線反彈與回檔,但難以形成單邊趨勢。中期則需密切關注煉油端補庫效率與 OPEC+ 2026 年增產節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