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據資料庫
  • 部落格
  •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產品資訊

輝達 (NVDA) 2025 Q2 法說會 memo

fiisual

2025/8/30

NVIDIA FY 2Q26 財報與財測均優於市場預期,但受中國市場營收不確定性及投資人過高期待影響,短期股價承壓,財報公布後市場反應相對冷淡。然而,公司核心營運依舊展現穩健成長,Blackwell 等新平台順利放量,數據中心需求強勁,長期 AI 基礎設施投資動能依然堅實,且迄今尚未出現能撼動 NVIDIA 競爭力的挑戰。整體而言,NVIDIA 持續穩步發展,長期展望正向,並有望透過技術及生態系優勢進一步強化其市場領先地位。

重點摘要

  1. NVIDIA FY 2Q26 營收 467.43 億美元,季增 6%,年增 56%,優於市場共識及公司財測,主要受惠於 Data Center 平台需求強勁。
  2. Data Center 營收達 410.96 億美元,季增 5%,年增 56%,略低於市場預期。Blackwell 架構季增 17%,Blackwell Ultra 亦於本季開始量產出貨,推動新一代模型訓練與推論。
  3. 毛利率 72.7%,季增 11.7 個百分點,年減 16.8 個百分點,季增主因上季認列 H20 庫存及採購義務相關 45 億美元費用,本季則有 1.8 億美元 H20 庫存釋回利益。年減主因 Blackwell 營收以全套Data Center系統為主,相較去年以 Hopper HGX 系統為主。
  4. FY 3Q26 營收財測中值為 540 億美元,未包含任何 H20 對中國出貨。若地緣政治問題獲得解決,H20 於中國的出貨有機會帶來額外 20-50 億美元營收。
  5. 積極布局機器人與物理 AI 領域,Automotive 平台採用度隨 NVIDIA Thor SoC 開始出貨提升。
  6. AI 資料中心長期展望維持樂觀,管理層預期全球 AI 工廠建置總投資至 2030 年將達 3-4 兆美元。NVIDIA 將持續推出新平台鞏固市場領先地位並進一步推動 AI 基礎設施需求的長期成長。
  7. 董事會核准 60,000 百萬美元庫藏股回購授權,無到期日。

FY 2Q26 財務概況

簡明損益表

單位:百萬美元FY 2Q26市場共識公司展望QoQYoY
營業收入46,74346,23145,0006.1%55.6%
營業毛利33,96033,33732,40026.4%26.4%
營業利益30,16529,43128,40029.6%51.3%
稅後淨利25,78324,920-29.6%52.1%
EPS(元)1.051.01-29.6%54.4%
重要比率FY 2Q26市場共識公司展望QoQYoY
毛利率72.7%72.1%72.0%11.7 ppts(16.8 ppts)
營利率64.5%63.7%63.1%11.7 ppts(1.8 ppts)
淨利率55.2%53.9%-10.0 ppts(1.3 ppts)
營收占比(產品)FY 2Q26 (QoQ/YoY)市場預期FY 1Q26FY 2Q25
資料中心41,096 (+5%/+56%)41,29339,11226,272
遊戲4,287 (+14%/+49%)3,8193,7632,880
專業視覺化601 (+18%/+32%)532509454
自動化586 (+3%/+69%)593567346

FY 3Q26 展望

單位:百萬美元公司展望市場預期
營業收入54,00053,461
營業毛利 (毛利率)39,690 (73.5%)39,231 (73.4%)
營業利益 (營利率)35,490 (65.7%)35,171 (65.8%)
  • FY3Q26 營收預計為 540 億美元正負 2% 變動。未包含任何 H20 對中國出貨,若地緣政治問題獲得解決,H20 於中國的出貨有機會帶來額外 20 億至 50 億美元營收。
  • FY3Q26 毛利率財測為 73.5% 正負 0.5 個百分點。預期全年 Non-GAAP 毛利率將維持在70%中段水準。毛利率提升主因Blackwell平台高效能與高價值產品組合帶動。
  • FY3Q26 營業費用預計為 42 億美元。全年營業費用增幅預計將達到高於 30% 水準,主因運算與基礎設施投資加速,以及員工人數與薪酬增加以因應業務成長與創新需求。
  • Blackwell Ultra 與 GB300 平台已於第三季全面量產,產能逐步提升,預期下半年市場供給將更為充裕,推動推論型 AI 需求與資料中心營收持續成長。Rubin 平台預計明年量產,將進一步擴大 AI 基礎設施市場。
  • Networking 業務受惠於 NVLink、Spectrum X Ethernet 與 InfiniBand 等產品需求強勁,年增率與季增率皆顯著,預期隨 AI 運算叢集規模擴大,網路解決方案將持續成為營收與毛利成長動能。
  • Gaming、 Professional Visualization 與 Automotive 等業務平台,隨著 Blackwell GeForce GPU、RTX 工作站與 NVIDIA Thor SoC 等新產品放量,預期下半年營收將維持成長趨勢,特別是 AI 應用於遊戲、設計、機器人與自駕領域的滲透率提升。
  • 中國市場短期內受地緣政治影響,第二季資料中心營收占比降至個位數,第三季財測未納入 H20 對中國出貨,若未來政策放寬,將有機會帶來顯著營收增量。 中國為全球第二大運算市場,AI 研究人員占全球 50%,長期仍具高度成長潛力。
  • 整體而言,AI 產業進入新一輪工業革命,推論型與 agentic AI、物理 AI 與機器人、主權 AI 等多元應用將持續推升AI基礎設施需求,NVIDIA 將以 Blackwell、Rubin 等平台持續引領產業創新與成長。

關鍵訊息

產品線

  • Data Center:成長動能來自Blackwell平台需求強勁,Blackwell 架構季增 17%,Blackwell Ultra 亦於本季開始量產出貨,GB200 NVL系統於 CSP 及消費型網路公司廣泛部署,OpenAI、Meta、Mistral等主要模型開發商已於 Data Center 規模導入GB200 NVL72,推動新一代模型訓練與推論。
  • Gaming: Blackwell GeForce GPU 銷售強勁且供應增加,RTX 5060 桌上型 GPU 於本季出貨。
  • Automotive :自駕平台採用度提升,NVIDIA Thor SoC 開始出貨。
  • Professional Visualization: Blackwell 架構於 Notebook 產品加速放量,推動 AI 工作流程、即時圖形渲染及資料模擬需求。

營運概況

  • 毛利率:季增主因上季認列 H20 庫存及採購義務相關 45 億美元費用,本季則有 1.8 億美元 H20 庫存釋回利益(影響毛利率 +0.4 個百分點),若排除此影響,毛利率為 72.3%,仍高於預期。年減主因 Blackwell 營收以全套 Data Center 系統為主,相較去年以 Hopper HGX 系統為主。
  • 營業費用:成長主因運算與基礎設施成本增加,以及員工人數成長與薪酬調升。
  • FY2Q26 回饋股東金額為 10,000 百萬美元,包含 9,700 百萬美元庫藏股回購及 244 百萬美元現金股利。
  • 2025 年 8 月 26 日,董事會額外核准 60,000 百萬美元庫藏股回購授權,無到期日。

Data Center 進度更新

  • Blackwell 平台持續推動 AI 產業進步,Blackwell Ultra 與 GB300 平台已於 FY3Q26 全面量產, 具備 NVLink 72 技術,能大幅提升能源效率與運算效能,為推論型 AI 市場樹立新標準。
  • GB200 NVL 系統於雲端服務供應商及消費型網路公司廣泛部署,OpenAI、Meta、Mistral等主要 模型開發商已於 Data Center 規模導入 GB200 NVL72,推動新一代模型訓練與推論。
  • GB300 平台與 NVL72 AI 工廠相較於上一代 Hopper,於 token-per-watt 能源效率提升10倍,推動資料中心在電力受限下的營收極大化。
  • Rubin 平台已於台積電完成六款新晶片 tape-out,預計明年量產,將成為第三代 NVLink rack-scale AI 超級電腦,供應鏈成熟且規模化,持續推動年度產品節奏與創新。
  • NVIDIA RTX Pro 伺服器已全面量產,為全球系統製造商提供空冷 PCIe 架構,能無縫整合至標準 IT 環境,支援傳統企業IT應用及先進 agentic 與 physical AI 應用。
  • Blackwell 平台於大型語言模型預訓練引入 NVFP4 數值運算,GB300 平台可達到 7 倍於 H100 (FP8)的訓練速度,兼具16位元精度的準確度與4位元的效率。
  • Hopper 100與H200出貨量增加,向中國境外客戶銷售6.5億美元H20

網路技術

  • 網路業務收入73億美元,季增46%,年增98%,Spectrum-X年化收入超100億美元
  • NVIDIA 提供三大網路技術:NVLink(Scale Up)、InfiniBand(Scale Out)、Spectrum X/Spectrum XGS(Scale Across),支援 AI工廠從單一機櫃到多資料中心的擴展。
  • NVLink 72於 Blackwell 平台實現機櫃級運算,顯著提升記憶體頻寬與推論效能,為推論型AI與 agentic AI 提供關鍵基礎。
  • InfiniBand 為超級運算與領先模型開發者的首選,具備最低延遲與最佳擴展性,XDR InfiniBand 產品季增近一倍,推動AI工廠效能提升。
  • Spectrum X Ethernet專為AI工作負載設計,具備高吞吐量、低延遲與先進壅塞控制,年化營收 已超過100億美元,並於Hotchips發表Spectrum XGS技術,實現多資料中心AI超級工廠整合。
  • NVLink Fusion 技術支援半客製化 AI基礎設施,Fugaku Next等新一代超級電腦將整合 NVIDIA 架構,推動AI、超級運算與量子運算發展。

全球市場與地緣政治

  • Sovereign AI 市場快速成長,NVIDIA於英國、歐洲等地推動主權AI基礎設施,預計今年主權AI 營收將超過200億美元,較去年倍增。
  • 若未來政策放寬,H20於中國市場有機會帶來額外20億至50億美元營收。中國為全球第二大運算市場,AI研究人員占全球 50%,開源模型如 DeepSeek、 Kimi 等於全球企業廣泛應用,長期成長潛力高。
  • 新加坡於FY2Q26占帳單營收22%,其中99%以上為美國客戶。
  • 美國政府對H20出口中國實施許可制,部分中國客戶已獲許可但尚未出貨,未來政策變動將影響營收。

產業趨勢

  • AI基礎設施投資快速成長,預期至2030年全球AI工廠建置總投資將達3兆至4兆美元,僅前四大雲端服務供應商今年資本支出已達6,000億美元,較兩年前倍增。
  • AI原生新創公司持續增加,去年獲得資金1000億美元,今年已達1,800億美元,AI原生新創營收由去年20億美元成長至今年200億美元,未來成長潛力大。
  • ASIC 專案雖多,但加速運算需全堆疊協同設計,NVIDIA平台因效能、開發生態與全方位解決方案優勢,持續獲得雲端、企業與新創客戶青睞。
  • AI 產業進入新一輪工業革命,推論型與 agentic AI、物理 AI、機器人、主權 AI等多元應用將持續推升AI基礎設施需求。

Q&A 問答環節

成長與市場展望

Q1:考慮到晶圓到機架的 12 個月交付週期,Rubin 進展順利,許多投資為多年期項目,依賴電力冷卻等因素,請從高層次談談 2026 年的成長願景,並評論網路與資料中心之間的關係。

NVIDIA 預計 AI 基礎設施將迎來巨大成長,特別是由推理代理 AI 驅動,其計算需求比傳統聊天機器人高出百倍甚至千倍以上,顯著降低幻覺並提升企業應用,推動實體 AI 與機器人技術的突破。Blackwell NVLink 72 系統實現機架規模計算,相較 Hopper 的 NVLink 8 提升數量級性能與能效,促進成本效益與代幣生成。未來五年,NVIDIA 將透過 Blackwell、Rubin 及後續平台,抓住 3 至 4 兆美元的 AI 基礎設施市場機會,資本支出已從兩年前翻倍至每年 6,000 億美元,顯示 AI 革命正加速跨產業應用。

Q2:AI 市場年複合成長率為 50%,對明年資料中心收入成長的能見度如何?50% 是否為合理目標?有無影響因素?

NVIDIA 對明年來自大客戶的預測顯示顯著成長,AI 市場需求旺盛,特別是 AI 原生新創企業的資金從去年 1,000 億美元增至今年的 1,800 億美元,收入從 20 億美元成長至 200 億美元,預計明年可能再增 10 倍。開源模型推動大型企業、SaaS、工業及機器人公司加入 AI 革命,H100 與 H200 供不應求,大型雲服務供應商甚至租用其他供應商的容量。NVIDIA 認為,隨著資本支出每年達 6,000 億美元,未來數年,特別是到本世紀末,資料中心收入將與 50% 年複合成長率一致,成長機會顯著且無明顯瓶頸限制。

中國市場

Q3:關於中國 20 億至 50 億美元的 H20 收入,需要什麼條件實現?第四季中國業務的可持續成長速度如何?

NVIDIA 表示,H20 對中國市場有興趣,部分客戶已獲初始許可證,且供應準備充足,預計第三季可能實現 20 億至 50 億美元收入,但地緣政治問題尚未完全解決,政府與企業間的討論仍在進行,影響最終金額。若更多許可證獲批,NVIDIA可進一步製造並出貨 H20,增加收入。雖然第三季展望未包含 H20 出貨,但若問題解決,收入潛力可觀,長期來看,中國市場的持續成長取決於許可進展與地緣政治環境。

Q4:恭喜重新開啟中國機會,請談談長期前景,NVIDIA 在該業務的成長潛力如何?Blackwell 許可的重要性如何?

NVIDIA 估計中國市場今年有約500億美元商機,預計以 50% 年複合成長率擴張,作為全球第二大運算市場與 50% AI研究人員的所在地,重要性顯著。中國創造的開源模型如 DeepSeek、Q1、Kimi 等推動企業與 SaaS 採用 AI,促進全球機器人技術發展。NVIDIA 正與美國政府討論進入中國市場的重要性,H20 已獲部分許可,Blackwell 進入中國市場可能性高,這對美國科技公司贏得 AI 競賽、確立全球標準至關重要,預計將顯著提升 NVIDIA 在中國的長期成長。

產品線

Q5:您清楚闡述了推理模型機會與 Rubin 技術規格,請提供 Rubin 產品轉型的背景資訊,其增量功能及與 Blackwell 相比的性能提升幅度如何?

NVIDIA 採年度產品週期以降低成本並最大化客戶收入,Blackwell 的每瓦性能比Hopper 高一數量級,顯著提升推理系統收入與毛利率。Rubin 將引入多項新想法,進一步提升 AI 能力與客戶利潤率,建議客戶以年度節奏建置資料中心。雖然具體突破需待 GTC 公布,Rubin 將延續 Blackwell 的成功,作為第三代 NVLink 機架式 AI 超級計算機,於明年量產,預計推動 2026年 破紀錄成長,同時加速超級人工智慧與超大規模企業的創收能力。

Q6:關於本週 Spectrum-XGS 公告,乙太網產品年化收入超 100 億美元,Spectrum-XGS 的機會如何?是否視為資料中心互連層?其在乙太網產品組合中的規模如何?

NVIDIA 提供三種網路技術:NVLink 72 實現縱向擴展,放大記憶體頻寬以支援推理 AI;InfiniBand提 供最低延遲與最佳橫向擴展,適合超級運算與模型製造商;Spectrum-X 乙太網針對低延遲與擁塞控制,接近 InfiniBand 性能。Spectrum-XGS 則將多個資料中心整合為千兆級 AI 超級工廠,顯著提升效率,CoreWeave採用後 GPU 通訊速度翻倍。網路對 AI 工廠至關重要,提升吞吐量 10% 至 20%可帶來百億美元效益,Spectrum-X 年化收入超 100 億美元,顯示其巨大潛力。

其他

Q7:關於競爭格局,大客戶計劃 ASIC 項目,博通預計 AI 業務明年成長 55% 至60%,市場會否轉向 ASIC 而遠離 NVIDIA GPU?客戶如何管理商用矽片與ASIC?

加速計算是全端協同設計問題,ASIC 項目啟動多但量產難,AI 工廠複雜性隨模型快速演進而增加,涵蓋生成、退化、混合及多模態模型。NVIDIA 平台覆蓋雲端到邊緣,支援所有框架,具備多樣性與廣泛性,加速資料處理到推理的全流程,延長資料中心使用壽命。Blackwell 與 Rubin 平台整合 CPU、GPU、SuperNIC 及NVLink 等六種晶片,實現高效 AI 超級工廠。NVIDIA 每瓦與每美元性能領先,確保最佳收入與毛利率,成為雲端、新創與電腦公司的首選全端解決方案。

Q8:第三季收入預計成長超 70 億美元,主要來自資料中心,如何分配於 Blackwell、Hopper 與網路?Blackwell 本季約 270 億美元,Hopper 仍 60 至 70億美元,Hopper 強度會否持續?

NVIDIA 預計第三季資料中心收入成長主要由 Blackwell 驅動,佔據最大份額,其NVLink 系統同時促進計算與網路業務。Hopper(H100、H200)作為 HGX 系統持續銷售,但 Blackwell 仍是成長主力。雖然未提供具體分配細節,Blackwell 的強勁表現預計將繼續推動資料中心收入成長,Hopper 需求保持穩定,顯示 NVIDIA 在多平台上的持續競爭力與市場需求。

評論

NVIDIA 財報及財測均優於預期,長期展望正向

NVIDIA FY 2Q26 營收 467.43 億美元、財測 540 億美元均優於市場預期,然而盤後股價仍下跌 3%。我認為此次下跌原因並非基本面惡化,而是投資人對 NVIDIA 的期待過高。本次財報會議缺乏亮點,產品路線僅如預期推進,中國市場未能提供明確營收保證,機器人及網路業務的進展亦未帶來驚喜,最終導致市場反應偏向失望。

然而,NVIDIA 營運依舊展現穩健成長,數據中心平台需求強勁,Blackwell 平台與 Networking 產品放量推動營收與獲利大幅提升。管理層對未來展望保持樂觀,隨著 AI 基礎設施投資快速成長,預期至 2030 年全球 AI 工廠建置總投資將達 3 至 4 兆美元。未來 Agentic AI、 Sovereign AI、企業級 AI、 Physical AI 與機器人等多元應用亦將持續推升需求。雖然 ASIC 專案數量不斷增加,但加速運算更仰賴全堆疊協同設計,而 NVIDIA 憑藉效能、開發生態與全方位解決方案優勢,持續獲得雲端、企業及新創客戶青睞。整體而言,AI 長期需求動能穩健,尚未出現對 NVIDIA 競爭力的顯著挑戰,公司長期仍可鞏固其市場霸主地位。

短期中國市場營收不確定性高,然而長期仍具優勢

NVIDIA 於財報會議中提及中國市場仍具不確定性,主要面臨兩大挑戰:一是中國政府施壓導致當地客戶採購意願下滑,二是美國政府銷售禁令帶來的限制。我認為短期內 H20 晶片銷售勢必受影響,但若 NVIDIA 能夠獲得美國政府的出口許可,隨著新一代晶片推出,前者影響將相對有限。

H20 為 NVIDIA 於 2023 年依據算力限制所打造的中國特供晶片,至今已過兩年,中國國產晶片性能仍略遜於 H20。雖然中國政府施壓可能推動當地客戶轉向國產晶片,但 NVIDIA 即將推出基於 Blackwell 架構的新晶片 B30A,其性能遠遠超越 H20,在算力優勢的強勢輾壓下,中國客戶若為避免被同業拉開差距,仍將被迫採用 B30A。因此,只要 B30A 能透過上繳 15% 營收等方式獲得出口許可,中國市場採購意願下滑的衝擊將相對有限。

整體而言,H20 的銷售可能因中國政府施壓而顯得低迷,然而若 B30A 能順利推出並獲得出口許可,NVIDIA 在中國市場的銷售動能有望快速回升,憑藉其性能優勢重新吸引當地客戶採用,進而維持在高階 AI 晶片市場的競爭主導地位。

Blog Post Ad

其他標籤


輝達 (NVDA) 2025 Q2 法說會 memo | fiisual 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