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2025/11/6
華邦電 3Q25 成功轉虧為盈,營運動能顯著回升。受惠於記憶體價格上漲與產品組合優化,毛利率大幅提升至 46.7%,單季 EPS 達 0.65 元優於市場預期。展望後續,短期在 DDR4、SLC NAND 與 NOR Flash 供給持續吃緊、需求強勁支撐下,價量齊揚將推動營運維持穩健成長;中期 Flash 與 CMS 擴產計畫穩步推進,隱含公司對市場需求與長期前景具高度信心;長期則以 CUBE 產品線為核心發展重心,技術進展順利且市場潛力龐大,預期將成為未來營收與獲利的重要成長引擎。整體而言,華邦電具備多項成長動能,營運展望持續正向。
# 股票
# 新聞
# fiisual 研究室
# 主編精選
Uber 最新營收及獲利受惠於稅務等一次性因素,表現優於市場預期,唯毛利等關鍵獲利指標未見明顯成長。基礎業務包括出行及外送服務皆保持 20% 以上年增速,自動車業務短期內獲利實現空間小,預計初期將仍由 Uber 自有車隊運營,後續將朝向金融化共同管理。未來將深化與 Nvidia 的 Hyperion 平台整合,另外也將與 POS 系統供應商 Toast 保持密切合作關係。市場焦點從 Robotaxi 願景回到基本面:營收與現金流穩健、業界領導地位鞏固,但本季出行量增加未帶來同幅收益,顯示消費者議價恐有不小壓力。
2025/11/3
聯發科 3Q25 財報表現雖略優於市場預期,營收受惠天璣 9500 熱銷與匯率因素支撐,但整體營運動能仍顯疲弱。市場關注的 ASIC 業務方面,管理層重申 2026 年達成 10 億美元營收目標的信心,惟 Google TPU v7e 專案實際放量時程仍存在不確定性,且供應鏈並未出現相應的產能上修跡象,使外界對目標能否如期實現仍持保留態度。手機 SoC 業務雖短期受旗艦產品銷售帶動,但隨成本上漲、競爭壓力與需求放緩等多重挑戰浮現,毛利率恐續探低至 45% 左右。整體而言,聯發科雖維持短期穩定營運,但核心 ASIC 成長動能尚未驗證、手機 SoC 獲利遭侵蝕,長期成長動能有待進一步驗證。
2025/10/28
特斯拉 Q3 2025 營收優於預期,能源與儲能保持強勁,汽車業務仍受到降價業務影響整體獲利能力。FSD/Robotaxi、Cybercab 與 Optimus/AI5 成長路線明確但時程延後,執行風險逐漸升高。
2025/10/16
台積電 3Q25 財報表現再度超出市場預期,營收、毛利率與 EPS 均優於公司指引,反映先進製程需求持續強勁。AI 相關應用推動 HPC 與先進封裝業務維持高動能,公司並上修全年營收成長預期至年增 35%。展望 2026 年,台積電短期營運不受 NVIDIA 與Intel 合作影響且將持續受惠於晶圓定價能力提升、2nm 製程放量與 CoWoS 等先進封裝產能擴充,成長趨勢可望延續,持續鞏固其於全球半導體製造領域的技術與市佔領先地位。
華為於9/20宣布正式啟動 「天工計畫」,該計畫的核心目標是加入孵化超過1萬個原生元服務及多個 AI 相關平台及建構,打造完整的智慧代理生態系。此天工計畫源自於華為的鴻蒙生態 HarmonyOS,此文章介紹了鴻蒙生態圈的發展、軟硬體系統,以及目前的應用範圍。雖然華為在單一項目上都非市場上唯一的產品或服務提供者,但相較於Apple及Google,是三者中唯一在「雲 → AI → 系統 → 開發 → 應用層」都實現較強自主研發決心和完整佈局的企業。 華為的跨裝置生態圈有利於更多開發者社群成形,但未來也須將持續提升使用體驗與品牌忠誠度。「天工計畫」並非華為邁向 AI Agent 時代的起點,而是鴻蒙生態進入 AI 大規模應用階段的關鍵擴張。
# 中國
2025/9/25
Micron FY4Q25 財報與 FY1Q26 財測均優於市場預期,顯示記憶體產業上行週期可望延續,公司營運亦具持續成長動能。HBM 業務已成為核心成長引擎,客戶數擴大至六家,2026 年產能大致售罄,價格有望維持健康水準。HBM4 已送交客戶驗證並進展順利,透過與台積電合作提供標準版與客製化方案,預期將進一步強化產品差異化並提升毛利率。結合 1γ DRAM、G9 NAND 及資料中心需求的長期成長趨勢,Micron 在 2026 年具備良好訂單能見度,NAND 與 DRAM 皆呈現上升趨勢,營運動能可望持續。
2025/9/9
隨著全球算力需求急速升溫,矽光子(Silicon Photonics)技術應運而生。矽光子透過在矽或矽基底材料上製造光子器件高效地傳輸光訊號,大幅提升資料傳輸速度與降低損耗,其中共同封裝光學 (CPO) 為其中最常見的延伸應用。本篇文章詳細介紹了CPO 的優勢以及關鍵結構 (矽光引擎、外置雷射、光纖陣列、保偏光纖、MPO 連接器等),另外也較紹了幾家相關廠商及CPO未來主要預期的應用。
# 美國
# 台灣
# 製造業
2025/8/30
NVIDIA FY 2Q26 財報與財測均優於市場預期,但受中國市場營收不確定性及投資人過高期待影響,短期股價承壓,財報公布後市場反應相對冷淡。然而,公司核心營運依舊展現穩健成長,Blackwell 等新平台順利放量,數據中心需求強勁,長期 AI 基礎設施投資動能依然堅實,且迄今尚未出現能撼動 NVIDIA 競爭力的挑戰。整體而言,NVIDIA 持續穩步發展,長期展望正向,並有望透過技術及生態系優勢進一步強化其市場領先地位。
2025/8/22
隨著人工智慧逐漸成為全球發展趨勢,美國政府亦於2025年宣布由 OpenAI 與軟銀共同主導的「星際之門」(Stargate)人工智慧基礎設施計畫正式啟動。本篇文章介紹了計畫在短中長期的目標、主要核心參與的夥伴、比較了各國的AI發展計畫,以及在最後分析了有可能受惠的台廠。 星際之門計畫的戰略價值與產業影響均極為可觀,若核心參與方能化解內部矛盾、落實資金與資源配置,專案有潛力成為推動全球 AI 基礎設施升級的標竿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