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據資料庫
  • 部落格
  • 關於我們
  • 加入我們
  • 產品資訊

華邦電 2025 Q3 法說會 memo

fiisual

2025/11/6

華邦電 3Q25 成功轉虧為盈,營運動能顯著回升。受惠於記憶體價格上漲與產品組合優化,毛利率大幅提升至 46.7%,單季 EPS 達 0.65 元優於市場預期。展望後續,短期在 DDR4、SLC NAND 與 NOR Flash 供給持續吃緊、需求強勁支撐下,價量齊揚將推動營運維持穩健成長;中期 Flash 與 CMS 擴產計畫穩步推進,隱含公司對市場需求與長期前景具高度信心;長期則以 CUBE 產品線為核心發展重心,技術進展順利且市場潛力龐大,預期將成為未來營收與獲利的重要成長引擎。整體而言,華邦電具備多項成長動能,營運展望持續正向。

重點摘要

  1. 華邦電 3Q25 營收 217.71 億元,季增 3.6%,年增 2.1%。受惠於產品組合優化與價格回升,毛利率顯著改善,推升單季 EPS 達 0.65 元,成功轉虧為盈。
  2. Flash 產品線營收季增 4%,年減 6%,其中 NOR Flash 營收穩定成長,成功打入 TWS 市場,SLC NAND 產品線位元出貨量年增中二十位數百分比。
  3. CMS 產品線營收季增 18%,年增 33% ,為近三年新高,位元出貨量年增低六十位數百分比,其中 20nm 營收躍升,主要受惠於 DDR4 銷售季增翻倍。
  4. 記憶體事業認列 43.2 億存貨回升利益,帶動毛利率大幅回升至 46.7%,季增 24 個百分點,年增 17 個百分點。
  5. 3Q25 產能利用率已接近滿載,主要因應客戶訂單強勁成長。
  6. 上修 2025 全年資本支出自 53 億元至 73 億元,其中生產設備資本支出約佔 8 成,主要用於晶圓製造與生產。此外,董事會通過 355.09 億元資本支出預算,預計自 10/2025 起陸續投入。
  7. DDR4/SLC NAND/NOR 在未來數季供給仍吃緊,帶動價格持續上漲。
  8. CMS 16nm 製程已完成試產前準備,8Gb DDR4/LPDDR4 產品線預期 2026 年量產

財務表現

3Q25 財務狀況

簡明損益表 單位:百萬元3Q25QoQYoY
營業收入21,7713.6%2.1%
營業毛利10,166113.4%62.7%
營業利益3,703-1,259.8%
稅後淨利2,701--
EPS(元)0.65--
重要比率3Q25QoQYoY
毛利率46.7%24 ppts17 ppts
營利率17.0%23 ppts16 ppts
淨利率12.4%20 ppts13 ppts
營收占比(產品)3Q252Q25QoQYoY
CMS30%27%1,0071,653
Flash35%34%300(461)
Logic IC33%37%(529)(687)
Others2%2%--
產品毛利率3Q252Q25
Memory51%12%
Logic IC36%35%
  • 營業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為 28.36 億,主要來自折舊與攤銷。同時持續進行投資,特別是高雄廠與台中廠的小規模擴充,這部分現金流出約 16 億。
  • R&D 投資持續強化,包含記憶體與邏輯 IC 的研發。即便營收上升,R&D 費用率仍維持約 30%。

關鍵訊息

記憶體事業

3Q252Q25QoQ
車用 & 工業用28%27%14%
通訊電子22%25%(2%)
電腦20%20%6%
消費性電子30%28%16%
  • 記憶體毛利率成長 39 個百分點至 51%,產能利用率已接近 100%,主要是為了滿足客戶需求。
  • 記憶體投資部分,前幾天通過 355 億資本支出,主要在明年付款。
  • 2025 年前三季累計資本支出為新台幣 36 億元。以現金基準來看,2025 年全年預估仍有約 73 億資本支出,其中生產設備資本支出約佔 8 成,主要用於晶圓製造與生產。

Flash

  • 2025年第三季營收季增4%,年減6%
  • NOR Flash營收穩定成長,高容量產品有利組合優勢漸顯
  • 2025年第三季SLC NAND產品線位元出貨量年增中二十位數百分比

CMS

  • 2025年第三季營收季增18%,年增33% ,為近三年新高
  • 2025年第三季位元出貨量年增低六十位數百分比
  • 2025年第三季20nm營收躍升, 主要受惠於DDR4銷售季增翻倍

營運及市場展望

Code Storage Flash

  • 基於原物料成本上升及終端需求回溫,NOR價格預期自2025年第3季起將持續上漲
  • 預期SLC NAND的供給在接下來幾個季度仍將維持吃緊,推升價格進一步上漲
  • 需求成長:車用、筆電、伺服器、TWS

Customized Memory Solution

  • 結構性供應缺口正推動DDR4與DDR3合約價持續上漲,漲勢預期延續至2026年
  • 伴隨主要大廠逐步退出DDR4供給,現有產能不足以滿足市場長期需求;供需失衡 狀態使現有供應商受益
  • 需求成長:智慧家庭、無人機、M2M、網通;需求健康:電視

整體市場

  • 全球經濟逐步復甦,並帶來新的商機
  • 美中角力持續;需聚焦於供應鏈重組與策略規劃
  • AI 熱潮正持續推動記憶體上行循環

營運展望

  • 2025 年第 3 季轉虧為盈,展現持續強勁的營運動能
  • CMS 16nm製程已完成試產前準備,8Gb DDR4/LPDDR4 產品線預期2026年量產
  • Flash 與 CMS 擴產計畫正進行中,2026~2027 年資本支出將近新台幣 400 億元
  • CUBE 專案進展順利,預期於 2027 年有顯著貢獻

Q&A

資本支出與產能擴充

Q1:資本支出是否其實可以用 Self Funding 就夠了?還是用自身 Operating Cash Flow 就足夠應付?

資金來源方面,華邦電會依照設備抵達和付款的 Schedule 彈性調整 Funding 方式。未來預見的 Cash Flow 應該會逐漸改善,因此會優先使用自有資金。但若 Schedule 與 Cash Flow 有落差,也會考慮其他融資工具。詳細規劃可能在下一季會更明確。

Q2:另外折舊部分,以華邦的會計來說,是不是要到 2027 年這些新的產能上線後才會開始提列折舊?

折舊部分,會依照設備抵達時間和投產 Schedule,依照內部會計制度提列折舊,不會做任何調整。

Q3:目前高雄廠 DRAM 15K 的產能分佈在 25 奈米、20 奈米,以及明年的 16 奈米。DRAM 的產能每季度的成長節奏大概是怎麼樣?

目前 15K 的 16 奈米部分不多,大概只有幾 K。新的製程需要的 Tool,稱為 Enabling Tool,一般只備一台,那一台可能是 1K ,Enabling Tool 很大就會是 10K,所以長短腳不太一致。希望明年可以很快速地把 16 奈米從目前每月幾 K 快速成長到大產能。比較快的步驟是,第一步從幾 K 變到兩倍或三倍以上,大約要到明年 6、7 月裝機,可能產出要到明年 3Q、4Q 才會有新的產能挹注。需求很急,我們供應商也在配合,但目前每週都會談交期,因為需求真的很強,連 Sample 都來不及送。

Q4:另外,宣佈的 350 億資本開支,如果用在 DRAM,是都擴 16 奈米嗎?還是會有擴其他比較舊的製程節點?

整體產能配置會以 16 奈米為主。部分小 Density 產品仍會放在 20 奈米,但我們會盡量擴充 16 奈米產能。最終希望整個 Bit 數成長 Double,以今天 15K 與 24K 的片數成長 60%,Bit 數可以成長 Double。16 奈米在 24K、25K 的狀況,Bit 數約 16、17K 左右

Q5:提到 Bit Double,是指哪個時間點到哪個時間點?

是指從今天到全部裝機完成,大概花一年時間。

Q6:擴產客戶需求很強,客戶有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證金或承諾來支援擴產嗎?

會有一些 LTA,但比較少跟客戶要保證金。以互信原則,希望透過這波擴產建立長期交易關係,而不是單筆生意。以往跟客戶講漲價可能慢,客戶賺到;跌價希望客戶也讓華邦慢跌。這套交易默契在華邦主流客戶裡運作良好。因為華邦做的是 specialty 而非 commodity,不會為了短期利潤去急賣多一塊錢。希望透過這次 engage,長期 support 以前不容易進入的客戶。

Q7:TSV 製程與 Hybrid Bond 產能,公司目前已有嗎?如果要做完整量產,CAPEX 是否還需增加?

TSV 與 Wafer on Wafer 的 Hybrid Bond 製程正在開發中。新的技術,華邦先準備 Minimal 的機台,只需一台即可做 1000~2000 片,供工程開發使用。當開發完成,並與客戶確認產能或對市場有預估後,會購置量產機台以滿足需求。這種新技術開發需要摸索,機台可能需要更換或升級。華邦的 TSV 及 Hybrid Bond 製程都是自家開發。

Cube

Q8:Cube 的進度更新如何?上次提到 2028 年目標是 Cube 要佔 CMS 營收 40%~50%,這有 update 嗎? 2027 年,Cube 是否會有顯著營收貢獻,可否給一個量化數字?另外,從應用面看,哪些應用會先開始進入量產?

2028 年 40% 的目標,因產能增加,需要重新計算,目前無法提供立即 update,但工程進度都還不錯。Cube 現在大部分需求是客戶來找我們,但不會透露完整用途。華邦將推出 Cube Lite,一個產品可提供給多家客戶,主要針對需要高頻寬、簡單 AI 運算的應用,例如 2Gbit 或 4Gbit,透過 512 或 1024 個 I/O,IO 以 TSV 技術實現,高速傳輸。客戶可能使用於 64bit 的 MPU 或 MCU,分佈在多個 edge 應用,低延遲、高頻寬是關鍵需求。HPC 或類似 mining、快速推論的運算也會採用 Cube,但這些都是客製化訂單,每家客戶設計不同。Density 需求逐漸增大,Cube 也可能用在網通主要控制器或switch的控制器上。

Q9:Cube 的 TSV 製程,未來會考慮自己做產線,再賣給客戶嗎?

是的。華邦有 TSV 技術,疊片會用 Hybrid Bond on Wafer 方式。客戶送 SOC wafer,我們疊完後再回客戶端進行後段封裝。目前市場上能做這件事的公司不多。將來除了賣 DRAM,也會替客戶做 Hybrid Bonding 後再交付,這是挑戰,因為 SOC wafer 本身成本高。

其他

Q10:是不是其實大部分我們看到記憶體這邊的毛利率增加,短期都是因為迴轉的關係?陳總有提到第四季結束,那第四季結束的意思是還有一些迴轉的利益嗎?還是說第四季是完全看不到短期毛利率的影響?

第三季有很大一部分,超過 Memory 的部分,超過 50%的毛利率,很大一塊是來自庫存價值的重評價。到第四季,剩下的不多了,確實還有一點點。期望即便沒有庫存重評價,也能靠近或維持第三季的水準,至少毛利會大幅成長。整體盈利狀況希望可以維持接近第三季的結果,即便庫存重評價的部分只剩不多。

Q11:DRAM、NOR 還有 SLC NAND,看起來 outlook 都蠻正面的。這一次的週期來看,您覺得這三個產品線哪一個持續性比較強?因為產能我們陸續在 2027 年就會增加,不管 DRAM 還是 NOR。大方向上,能否比較這三個產品線的持續性以及價格上漲空間?

先看 DRAM,也看過很多次漲價週期,以前大概 6 到 9 個月就結束,然後慢慢下降。但華邦做的是 specialty DRAM,不是 commodity,漲跌速度都不會太快。在這一波,我覺得是結構性的改變。因為 DDR4 不能用先進製程替代,這個需求很難轉掉。許多客戶要求我們長期供應,有些 project 甚至到 2028 年才開始。華邦的 16 奈米製程,如果做得最好,能以最低成本和高性能滿足客戶需求。這波上行循環不會像以往,但持續多久很難判斷,因為國際情勢和經濟狀況都很動態。NOR和 SLC NAND 是華邦長期耕耘的產品線。Flash 方面,希望成為 Code Storage 的重要供應商,包括 BIOS Flash。Nor 已是市場第一,但希望拉大領先幅度,服務更多客戶。新進競爭者不太可能投入成熟製程的 SLC NAND,最多是小幅增加供應量。華邦追求逐步提供更多 bit,以滿足需求。預計每年 Bit growth 大約 20%,在有限的產能增加下,成長動能穩定,不太可能出現需求突然消失或大競爭者搶走市場的現象。

Q12:關於需求,提到 DDR4 在網通包含 Wi-Fi 7、Wi-Fi 8 可能還要再往上拉。除了 Consumer 用的 Wi-Fi,DDR4 在 Data Center 是否有應用?以目前策略,簽 LTA 時會比較傾向鎖量還是鎖價?這次策略有沒有跟以往不同?

短期來看,Commercial 上的 DDR4 需求不會變,Wi-Fi 8 可能變成 low power DDR4,但仍在華邦範疇內,不會影響短期需求。Intelligent switch 因為內部 controller 較複雜,有可能兩三年後才會轉用 DDR5。Server 供貨的長期穩定性,不會為了缺少 DDR4 而換成 DDR5,整個系統穩定性和相容性很重要。因此 DDR4 在可見的產品生命週期內,需求可持續超過五年。華邦樂意與客戶談LTA,但策略主要是談量。談價的話通常會依雙方往來習慣或半年度逐季 review,避免固定價格衝突。對於新客戶或新的應用,華邦也會依交易習慣和市場預期調整談判方式,但老客戶通常維持穩定合作模式。

Blog Post Ad

其他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