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摘要
- Micron (MU) FY 4Q25 營收 113.15 億美元,毛利率 45.7%,EPS 3.05 美元,大幅優於市場共識和已上修的公司展望。
- Compute and Networking 部門本季營收達 45 億美元,占公司總營收 40%,季增 34%,主要受惠於位元出貨大幅增加;毛利率提升至 59%,較上季增加 120 個基點,主要因成本下降所帶動。
- FY 1Q26 財測展望:營收 122-128 億美元,毛利率中位數 51.5%,EPS 3.6-3.9 美元,亦優於市場預期。
- Micron 成為首家成功量產並出貨 1γ DRAM 的公司。
- 愛達荷州的 ID1 晶圓廠已獲得美國 CHIPS 補助金撥款,預計於 2H27 投產並生產首批晶圓。同時,公司也已啟動位於愛達荷州的第二座晶圓廠 ID2 規劃,預期自 2028 年起提供額外產能。
- HBM 業務已連續多季維持強勁成長,於 FY 4Q25 營收提升至近 20 億美元,主要受惠於 HBM3E 產品加速放量。HBM 市佔率持續攀升,並有望在 FY 1Q26 與整體 DRAM 市佔率達成一致。
- 近期已開始出貨 HBM4 客戶樣品,12 層堆疊技術進度如期推進,並與台積電合作生產 HBM4E 基底邏輯晶片,產品涵蓋標準版與客製化版本。
- HBM 客戶群已擴大至六家,公司已與幾乎所有客戶達成定價協議,涵蓋 2026 年全年大部分的 HBM3E 供應量。目前亦正與客戶積極協商 HBM4 的規格與出貨量,預期將於未來數月內完成協議,並售罄 2026 年全年 HBM 的總供應量。
- 各終端市場的客戶庫存水準維持健康,特別是資料中心需求持續強勁。中期來看,DRAM 與 NAND 的產業位元需求 CAGR 預期將維持在中十位數百分比水準;供給面則預期至 2026 年 DRAM 產業將進一步收緊,而 NAND 市場環境亦將持續改善。
FY 4Q25 財務概況
簡明損益表
單位:百萬美元 | FY 4Q25 | 公司預期 | 市場共識 | QoQ | YoY |
---|---|---|---|---|---|
營業收入 | 11,315 | 11,200 | 11,154 | 21.7% | 46.0% |
營業毛利 | 5,169 | - | 4,940 | 42.7% | 82.9% |
營業利益 | 3,955 | - | 3,678 | 58.8% | 126.6% |
稅後淨利 | 3,469 | - | 3,184 | 59.1% | 158.5% |
EPS(元) | 3.03 | 2.85 | 2.84 | 58.6% | 156.8% |
重要財務比率
FY 4Q25 | 公司預期 | 市場共識 | QoQ | YoY | |
---|---|---|---|---|---|
毛利率 | 45.7% | 44.5% | 44.3% | 6.7 ppts | 9.2 ppts |
營利率 | 35.0% | - | 33.0% | 8.2 ppts | 12.4 ppts |
淨利率 | 30.7% | - | 28.5% | 7.2 ppts | 13.3 ppts |
產品營收佔比
單位:百萬美元 | FY 4Q25 | QoQ | YoY |
---|---|---|---|
DRAM | 8,984 (79%) | 27% | 69% |
NAND | 2,252 (20%) | 5% | (5%) |
Other (primarily NOR) | 79 (1%) | 5% | 34% |
應用營收佔比
單位:百萬美元 | FY 4Q25 | QoQ | YoY |
---|---|---|---|
Compute and Networking | 4,543 (40%) | 34% | 214% |
Core Data | 1,577 (14%) | 3% | (23%) |
Mobile | 3,760 (33%) | 16% | 25% |
Embedded | 1,434 (13%) | 27% | 17% |
- 雲端記憶體事業群(CMBU)營收達 45 億美元,占公司總營收的 40%,季度營收成長 34%,主要受惠於位元出貨大幅增加;毛利率提升至 59%,較前季改善 120 個基點,主要來自成本下降。
- 核心資料中心事業群(CDBU)營收達 16 億美元,占公司總營收的 14%,季度營收成長 3%;毛利率提升至 41%,較前季增加 400 個基點,主要受惠於售價上揚與產品組合優化。
- 行動用戶事業群(MCBU)本季營收達 38 億美元,占公司總營收 33%,季增 16%,主要受惠於 DRAM 出貨量成長及價格改善。MCBU 毛利率提升至 36%,較上季增加 12 個百分點,反映價格上升與產品組合優化效益。
- 汽車與嵌入式事業群(AEBU)本季營收達 14 億美元,占公司總營收 13%,季增 27%,主要受惠於位元出貨量增加。AEBU 毛利率提升至 31%,較上季增加 540 個基點,受惠於價格上漲。
FY 1Q26 展望
non-GAAP (百萬美元) | 公司預期 | 市場共識 |
---|---|---|
營業收入 | 12,200 - 12,800 | 11,906 |
毛利率 | 51.5% | 45.7 |
EPS (美元) | 3.6 - 3.9 | 3.05 |
關鍵訊息
技術更新
- 1γ DRAM 節點較前一代製程速度提升 50%,並已成為業界首家成功量產並出貨 1γ DRAM 的公司。
- G9 NAND 量產進展順利,目前在該節點已同步推進 TLC 與 QLC NAND 的量產,其中 G9 QLC NAND 已通過企業級儲存應用認證,並依市場需求穩健擴產。
製造產能更新
- 愛達荷州的 ID1 晶圓廠已獲得美國 CHIPS 補助金撥款,預計於 2H27 投產並生產首批晶圓。同時,公司也已啟動位於愛達荷州的第二座晶圓廠 ID2 規劃,預期自 2028 年起提供額外產能。
- 新加坡的 HBM 組裝與測試廠建設進展順利,預計自 2027 年起將開始 HBM 的供應。
資料中心&伺服器需求
- 預期 2025 年全球伺服器出貨量將成長約 10%,高於先前預估的中個位數百分比;傳統伺服器的成長展望也由原先的持平顯著上修至中個位數百分比,此調整部分源於 AI agent 的快速發展。
- 企業端傳統伺服器應用的持續擴張進一步推升額外需求。除了傳統伺服器外,AI 伺服器的成長動能仍然強勁,傳統與 AI 伺服器的同步增長正共同推動對公司 DRAM 產品的強勁需求。
- FY 2025 資料中心業務營收占比創新高,達公司總營收的 56%,毛利率亦提升至 52%。
HBM
- HBM 業務已連續多季維持強勁成長。FY 4Q25 營收提升至近 20 億美元,主要受惠於業界領先的 HBM3E 產品加速放量。
- HBM 市佔率正持續提升,並有望在 FY 1Q26 與整體 DRAM 市佔率達到一致。
- HBM4 12 層堆疊進度如期推進,將能支援客戶平台的量產時程。
- 近期已出貨 HBM4 客戶樣品,具備業界領先的超過 2.8 TB/s 頻寬與超過 11 Gbps 的引腳速度。
- 已量產的 1β DRAM、創新且高效能的 HBM4 設計、自製的先進 CMOS 基底晶片,以及先進封裝創新,都是支撐此同級最佳產品的關鍵差異化優勢。
- 與台積電合作,生產 HBM4E 的基底邏輯晶片,涵蓋標準版與客製化產品。預期具備客製化基底邏輯晶片的 HBM4E,將能帶來高於標準版 HBM4E 的毛利率。
- HBM 客戶群已擴大,目前涵蓋六家客戶。
- 已與幾乎所有客戶達成定價協議,涵蓋 2026 年歷年大部分的 HBM3E 供應量。
- 正與客戶積極討論 HBM4 的規格與出貨量,並預期在未來數月內完成協議,售罄 2026 年歷年的 HBM 總供應量。
LPDRAM
- 伺服器用 LPDDR5 本季環比成長超過 50%,並創下歷史新高營收。
- 與 NVIDIA 密切合作,率先推動伺服器採用 LPDRAM,自 NVIDIA 在其 GB 系列產品中導入 LPDRAM 以來,Micron 一直是資料中心唯一的 LPDRAM 供應商。
NAND
- AI 推論應用如 KV 快取分層與向量資料庫搜尋與索引,正在帶動對高效能儲存的需求,而 AI 伺服器的成長則推升對高容量 SSD 的需求。
- 推出業界首款 G9 NAND 資料中心產品,包括全球首發的 PCIe Gen6 SSD。
- 預期資料中心儲存市場將持續成長,HDD 供給短缺有望改善 NAND 需求,並推動供需環境朝更健康方向發展。
個人電腦 PC
- Windows 10 的終止支援以及 AI PC 的更廣泛採用,正推動 PC 需求展望改善。
- 預期 2025 年全球 PC 出貨量將成長中個位數百分比,高於先前預估的低個位數成長。
- 完成了首家 OEM 客戶對 16Gb、1γ 製程的 DDR5 的認證,並已開始量產出貨。
- NAND 方面,成功通過 OEM 客戶對首批 G9 NAND SSD 的認證,涵蓋高效能與主流兩大類別。
- 憑藉強大的 SSD 產品組合,在本季及 2025 會計年度雙雙創下用戶端 SSD 營收新高。
行動裝置 Mobile
- 對 2025 年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的預期維持不變,仍落在低個位數百分比的成長區間。
- AI 智慧手機占比的持續提升,仍是推動行動裝置 DRAM 容量成長的關鍵因素。
- 2025 年第二季出貨的旗艦智慧手機中,有三分之一配置了 12GB 以上記憶體,隨著 Apple、Samsung 及其他智慧手機 OEM 的新產品發表,預期未來數季此占比將進一步提高。
- Micron 停止行動管理型 NAND 的產品開發,以專注資源與投資於投資報酬率更高的產品機會。
- 完成了首款 10.7 Gbps、1β 第二代 LPDDR5X 產品的 OEM 認證。
汽車工業
- 本季汽車與工業領域需求持續增強,超出最初的預期。
- 受惠於價格改善,以及更高比重的先進製程節點,獲利能力逐漸提升。
- 在 DDR4 與 LPDDR4 方面,供給仍然偏緊。為了支援長生命週期客戶對 DDR4 與 LPDDR4 的需求,於 6 月宣布將投資位於維吉尼亞州的廠房。
市場整體概況
- 各終端市場的客戶庫存水準保持健康。
- 預期 2025 年全球 DRAM 位元需求成長將達到高十位數百分比,較先前預期有所上調;同時,全球 NAND 位元需求成長亦高於原先展望,預估將落在低至中十位數百分比區間。
- Micron 2025 年的位元供給成長,預計將低於產業對非 HBM DRAM 與 NAND 的位元需求成長。
- 資料中心需求強勁,包括伺服器出貨量的增加,已推動 DRAM 市場趨緊並強化 NAND 市場環境。此外,終端市場需求的廣泛擴大,也進一步壓縮了 DRAM 的供給。
- 在供給面,預期由於供應商庫存偏低、節點轉換受限、新晶圓產能建置的交期更長且成本更高,這些因素都將限制 2026 年 DRAM 供給成長的速度。
- 預期至 2026 年,DRAM 產業供給將進一步收緊,NAND 市場環境亦將持續改善。中期而言,DRAM 與 NAND 的產業位元需求 CAGR 預期將維持在中十位數百分比水準。
2026 年展望
- Micron FY 2025 的資本支出達 138 億美元,隨著持續加大在 1γ DRAM 與 HBM 的相關投資,預計 2026 會計年度資本支出將高於 2025 年,其中 DRAM 前段製程設備投入與晶圓廠建設將成為推動支出增加的主要因素。
- 持續進行製程節點轉換至 1γ,成為 2026 年 DRAM 供給成長的主要來源。
Q&A
營運相關
Q1:馬克,我想知道您是否能提供一些關於收入指引的幫助。我知道您不想透露太多細節,但對於今年的連續12億美元收入,您能幫我們區分DRAM和NAND的分配嗎?另外,任何關於毛利率的投入和收益也會有幫助。
第一季度DRAM的產品組合將比NAND更重。我們不會細分位元和ASP,但預計毛利率將連續上漲580個基點,受產品組合、定價和成本削減的強力執行驅動。我們正處於建設性的定價環境,DRAM供應緊張,NAND供應顯著改善,需求和供應因素均強勁。
Q2:關於毛利率,概念上您如何看待今年剩餘時間的毛利率變化?51.5%是基準嗎?只要銷售額增長,能否從這個水平擴大?另外,雲端資料中心業務的營運利潤率為48%,從目前的高水平還有多少擴展空間?
我們不提供季度指引,但預計毛利率將比第二季度有所改善。這得益於DRAM供應緊張及相關定價、NAND業務持續改善,以及我們將產品導向高價值市場的混合效應。我們的成本表現持續良好,供需因素持久,資料中心支出增加,傳統伺服器、邊緣設備和汽車的內容需求也在增長。供應方面,客戶庫存健康,我們的DRAM庫存低於目標,NAND持續改善。我們預計2026年HBM和非HBM的利潤率都將保持健康。
Q3:淨資本支出似乎為180億美元,去年為138億美元。您提到前端設備、無塵室空間和DRAM,能否區分設備和無塵室的比例?2026財年的隱含總資本支出是多少?
2026年的支出主要用於DRAM,包括建設、設施和節點轉換的工具,以及新綠地項目的初步安裝。我們預計淨資本支出約180億美元,通常以淨額討論,即總資本支出減去政府激勵措施的收益。2025年的總支出為158億美元,政府激勵措施為20億美元,來自美國、新加坡和日本,未來可進一步討論。
Q4:庫存天數已達目標水平,DRAM甚至低於目標。考慮到3E 12-high RAM和非AI DRAM的強勁需求,本季度總庫存和DRAM庫存如何?庫存天數會繼續下降嗎?供應緊張下,交貨時間是否延長,客戶是否提前下訂單,這是否提高了2026年的可見度?
我們預計庫存天數將保持或優於第四季度水平。DRAM供應將持續緊張,預計低於目標。NAND市場持續改善,庫存天數也將下降。我們在NAND方面保持嚴謹管理。我們與客戶密切合作,客戶了解需求強勁且DRAM供應緊張。我們正透過1 gamma支持非HBM和HBM產品需求,使用1-beta晶圓,並專注於最大化生產效率和技術轉型。
市場需求
Q5:您之前提到2028年HBM TAM為1億美元,但考慮到NVIDIA的TM數字和投資,計算TAM似乎更大。您是否有更新的數字?是否比原先預期更大?對明年有何展望?
我們之前提到,到2030年HBM TAM預計達1000億美元,HBM位元CAGR將比DRAM CAGR更快,2026年HBM位元增長將超過整體DRAM。HBM4的價值主張持續增加,美光以超過11 Gbps的最高性能產品定位良好。市場需求更高性能,我們對HBM的長期機會和2026年的表現感到樂觀,記憶體是AI革命核心,HBM有巨大機會。
Q6:最近一兩個月,推理超大規模器引領的DRAM需求似乎出現拐點。您能談談需求的廣度和可持續性嗎?2026財年預計緊張,對於通常季節性較慢的二月季度,是否會看到正常季節性,還是供應趨勢使情況更好?
我們不提供第二季度指引,但AI趨勢強勁,不僅在訓練,也在推理。AI應用擴展、架構多樣化,推高資料中心和邊緣設備(如智慧手機)的需求。AI伺服器推動HBM、LPDRAM和高密度DRAM模組需求,傳統伺服器需求也在增加。智慧手機和AI PC(受Windows 10終止推動)也增加DRAM含量。2026年供需環境將健康,供應緊張,客戶和供應商庫存健康,美光DRAM供應尤為緊張。
技術與產品
Q7:您如何看待從HBM3E到HBM4的轉換?預計明年何時交叉?您提到2026年HBM3E定價已確定,與現在相比是高還是低?您預計明年HBM3E份額會保持不變還是改變?
HBM4將處於生產爬坡前沿,與客戶時間表一致,產品性能領先業界,速度超過11 Gbps,已完成採樣。首批產品將於2026年第二季度出貨,下半年隨客戶需求增加。我們不評論HBM3E定價,但已與大多數客戶完成2026年HBM3E供應的定價協議,並正在討論HBM4。2026年整體DRAM供需健康,利於HBM和非HBM的盈利能力,預計我們的份額將成長。
Q8:隨著客戶在GPU和XPU平台上差異化,記憶體是關鍵焦點。您提到HBM4客戶要求比標準高25%的頻寬,美光解決方案性能高出40%,超出客戶要求。是否需要重新設計基礎邏輯晶片?更高性能的HBM4 SKU是否推遲客戶時間表?功耗是否仍優於競爭對手?
我們為團隊的執行力和設計感到自豪,DRAM晶片和基礎晶片使用先進CMOS技術,結合創新記憶體架構,實現2.8 TB/s頻寬和11 Gbps以上速度。這使我們在HBM4生產爬坡中保持領先,與客戶需求一致。美光的CMOS基礎晶片提供競爭優勢,功耗也優於競爭解決方案。
Q9:您提到HBM在未來幾個月可能售罄,能否量化2026年的供應機會?如果HBM需求超預期,能否在2026年增加供應?另外,HBM4提供內部基礎晶片和客製化TSM邏輯晶片,預計客戶選擇哪個?在兩者間切換有多容易?
我們不細分供應量,但HBM3E已與大多數客戶完成定價和數量協議,HBM4的協議也將在未來幾個月完成。HBM4使用美光內部基礎晶片,2026年將開始量產;HBM4E(2027年產品)將提供標準和客製化產品,與台積電合作,客製化產品預計有更高毛利率。我們的HBM4規格領先業界,與1-beta晶圓的靈活性讓我們能根據需求管理HBM和非HBM產品組合,同時保持投資紀律和ROI。
評論
Micron FY 4Q25 財報及財測展望均優於市場預期
Micron FY 4Q25 營收數據均優於市場預期,整體受惠於 AI 需求強勁,DRAM 位元出貨量季增低雙位數百分比,平均售價季增 20-low 百分比,價量齊揚帶動 DRAM 營收季增 27%。NAND Flash 部分,雖然位元出貨量季減中個位數百分比,但平均售價上升高個位數百分比。
展望 FY 1Q26,各終端市場客戶庫存水準維持健康,尤其資料中心需求持續強勁,PC 與傳統伺服器展望亦同步上修。中期而言,DRAM 與 NAND 的產業位元需求 CAGR 預期將維持在中十位數百分比水準。供給方面,由於供應商庫存偏低、節點轉換受限,以及新晶圓產能建置交期更長且成本更高,將限制 2026 年 DRAM 供給成長速度。NAND 產業則出現重大轉變,美系 CSP 業者大幅上修 ESSD 訂單,主要因應 AI 推論帶動的大容量存儲需求。整體而言,記憶體市況顯著好轉,上行週期可望延續,將有利於 Micron 營運持續成長。
Micron 2026 年 HBM 產能幾近售罄,HBM4 驗證進展順利
HBM 近年快速成長,Micron HBM 業務已連續多季維持強勁動能,FY 4Q25 營收提升至近 20 億美元,主要受惠於業界領先的 HBM3E 產品加速放量。HBM 客戶群已擴大至六家,市佔率亦持續提升,並有望在 FY 1Q26 與整體 DRAM 市佔率達到一致。
雖然 Samsung 通過 NVIDIA HBM3E 認證後,2026 年 HBM 供給量大幅上升,引發市場對定價的疑慮,但 Micron 在財報會議中表示已與所有客戶達成 HBM3E 定價協議,並正積極協商 HBM4 規格與出貨量,預期將於未來數月內完成協議並售罄 2026 年全年供應量。從毛利率財測指引與管理層展望來看,價格區間應處於良好水準。在 HBM4 方面,12 層堆疊進度如期推進,近期已出貨客戶樣品,並與台積電合作生產 HBM4E 基底邏輯晶片,涵蓋標準版與客製化版本。預期具備客製化基底邏輯晶片的 HBM4E 將帶來高於標準版的毛利率。整體而言,Micron HBM 業務穩健成長,逐步化解市場對供過於求的疑慮,惟市場領導者地位仍由 SK Hynix 保持。